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5 (第1/4页)
说话,这岂非是在打皇上的脸? 种种思虑下,没人出来拦着荣郡王。 荣郡王出列拱手,语句清晰地道:“皇上,臣已知悉众位大人对臣的怀疑。针对大人们怀疑的点,臣请一一回复。” “可。”泰昌帝颔首道。 “谢陛下。” 刘桐再次躬身道谢,道:“其一,称臣禁闭数年,对朝政已疏忽荒废。此言,不妥。先帝时,臣虽被禁于中官胡同不得出,亦不曾参与朝政,更不知道朝堂中事,但自臣解除禁闭,回归朝堂,便一直没有停下手中差事。从先帝在时,到先帝薨逝,陛下登基至今,臣手中经办差事大小共有一百三十七件,其中大差事三十五件,大差事中因办差得力,受过先帝和陛下夸赞奖赏的,有十八件。先帝朝时不说,陛下登基至今已有三年,臣自认为,差事办得不错,并无任何疏漏错处。这是臣归纳整理出的,臣经办的大概差事和结果,请陛下览阅。” 内侍接过刘桐递上来的厚重奏疏,放到了泰昌御案上。 刘桐接着道:“其二,称臣欲笼络天下寒门学子,居心不良的。此言,也不妥。陛下宏图广志,欲使天下太平安顺,臣虽不才,亦希望辅佐陛下,共创盛世。然盛世,非皇族、贵族一方之事,皇族贵族之人数,比于天下百姓,乃是小数,如何能以小数之浅薄之见,理大数之宏大之事?臣以为,寒门学子,见多,识广,比自小娇养长大的贵族子弟更心系百姓,更寄情江山,出外任官时,寒门子弟更能因地制宜,创一乡、一镇、一城、一州之富贵。” 刘桐说第一点时,还没人出声反驳,说第二点时,便有人忍不住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