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5 (第2/4页)
“荣郡王切莫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老臣不才,虽政绩平平,却也不愿意承认老臣犬子比不过寒门那些书生。若要论治下之道,犬子曾随老臣之妻入乡间,与农伯农夫谈论农事。” 插话的并非是反对刘桐上书的臣子,而是一位出身勋贵的老大人。 刘桐恭敬地对他行了一礼,道:“孙大人勿怪,本王也并非针对贵族子弟。诚然,贵族子弟里,不乏斗鸡走狗的纨绔,寒门学子中,也有那沽名钓誉之徒。所以,本王建议皇上广开恩科,并没有要只录用寒门子弟,而弃用贵族子弟的意思。本王只是希望,寒门子弟能与贵族子弟拥有同样的机会报效朝廷。” 孙老大人皱眉道:“那这与从前,又有何区别?” “自然是有区别。”刘桐道:“从前,贵族子弟不论品性能力如何,只需要在家中受父母宠爱,便能靠着父荫入朝为官,而寒门子弟参与科考,不过是为贵族子弟助手,并不能单任一官,单独治下。但今后,若是实行科举并制,不再单独录用贵族子弟,而让贵族子弟与寒门子弟一起参与科举选拔,则有无才学,一目了然。” 刘桐诚恳道:“本王这也是为诸位贵族大家着想。子孙若无奋斗目标,长大凭父母宠爱便前途可望,那一代代传下来,岂不都成了不学无术,不知柴米油盐的草包?巍巍大家,莫要因溺爱子嗣,而使家族一代代败落。” 刘桐说完停顿了片刻,没有听到人出声,便继续道:“其三,称臣报复贵族高门的,听了臣前一段话,自然也知道,这种猜测不妥了。” 刘桐拱手向泰昌帝,道:“综上三点,臣之上书,绝无私心,请皇上明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