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极人臣_第2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4节 (第3/15页)

在赋税劳役的压迫下,北方许多人都尝过人rou的滋味。一位老者向月池诉说他的遭遇,灾荒一来,他就去看望嫁到外地的大女儿,大女儿嘴上说年景不好,叫他别出门,可转头就把他以一百五十文的价格卖给隔壁屠户。他历经千辛万苦才逃回来。回家之后,他立马就把九岁的小女儿给吃了,不顾她的哭喊,像杀猪一样把她剥皮割rou,一块一块切了咽下去。他咒骂道:“大的这样,小的肯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与其把她养大后来害我,还不如让我先填饱肚子!”【1】

    月池能说什么呢,她什么都不能说。饥荒不是罕事,人相食更是自洪武二十年就有发生,此后因灾荒而致食人的记载俯拾皆是。【2】这就是过去的人间,如今他们还能勉强活出个人样,又怎能不感恩戴德。

    农户们依然夜以继日地劳作,可这时的劳作不再虚无麻木,因为他们有了盼头,他们觉得日子能越过越好。看到这样的情形,月池心中是有欣慰的,她的付出,仁人志士的付出,没有白费。看着热火朝天的耕作图,她甚至不禁和他们一起期待起来,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可很快,她心中的喜悦就被消磨、碾碎,起因只是一场戏。

    深居宫闱的朱厚照,从未真正认识到文艺作品在舆论号召上的巨大作用,直到他遇见了李越。《李凤姐投河记》促成了朝廷换血,报了她的大仇;《法王历世记》抬高了他在民间的威望,推动了京营的发展。两次四两拨千斤的妙招,在他心底留下了深刻印象。从那以后,他就有意识地通过戏曲、评书、相声,来抬高自己,输送忠君爱国的观点,借此笼络军心、民心。

    月池早已知情,却不以为意。可她没想到,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