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2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29节 (第5/6页)



    沈平鸿的“大使馆”,确切的说,叫做馆伴司,也是个正五品的衙门,虽然人数不多,但也五脏俱全。

    有一名卫率武官,领三十余名携有器械的军士,以及数名书记官、幕僚官。

    对于沈平鸿而言,这已经绰绰有余了,当年班超出使西域,也不过三十六骑而已。

    而且朱由榔一向重视对于外交和对外军事人才的培养

    被派往叶尔羌陪同出使的军吏,同时也负责探听西域地方势力虚实,熟悉和了解当地的军事政治。

    故而基本上全是从兵学苑毕业不久的青年军官组成

    这些青年军官都是大明新型军事教育中的佼佼者,其中不少人,甚至是军中勋贵将官们的子侄。

    毕竟光烈中兴,大明等同再造,相当于再次开国

    按照一般的王朝兴衰律,勋贵、宗室、外戚、官僚等统治集团,还没有蜕化到无能堕落的地步,还是有进取之心的。

    体现就是,一批表现卓异的“军二代”已经开始进入军队的中低层指挥体系,并在可见的将来,逐渐取代自己的父辈。

    而沈平鸿麾下的这些人,不少就是此辈

    其中为首的一名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立即向沈平鸿请缨,要参与守城。

    沈平鸿欣然颔首

    其人名唤胡长缨,乃是军中宿将,灭缅甸后进爵蔡国公的胡一青次子

    除他之外,还有曲江侯袁宗第三子袁珂,以及牺牲在鄱阳湖战场后,追封为绥国公的塔天宝长子朱孝敏等数名功勋之后。

    其中又以胡长缨和朱孝敏为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胡一青作为赵印选退居二线后,中军一系的第一人,在军中影响力仅次于李、郑等几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