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大隐 (第5/9页)
但见林延潮对答如流,就一条一条的细故都解释得清楚。 天子反复看林延潮,他昨晚也对朝鲜之事问过宋应昌。宋应昌在他眼底已经算是能臣干吏之辈,不过他可以明白有些细处上,宋应昌对自己说得不太明,或者推说不知。 不知是能力之故,还有有所隐瞒。 但与林延潮比起来,林延潮则是知无不言,但凡兵马钱粮每一笔出入开支,用到了哪里,耗损多少都说得清清楚楚。特别如闹饷的南军与争功的北军的军饷明细上,一名南军支取多少,一名北军支取多少,一名步卒分到了多少,一名马卒分到了多少,受伤士卒分到多少,阵亡士卒抚恤多少,一项一项都有明目,说得远比宋应昌更清晰细致。 天子一听林延潮几句话道来,顿时了解了整个局面,整个战事虽千头万绪,但也有眉目。 更难得是林延潮在天子面前也不掩盖一些过失。 比如天子问道请动皇商梅家以海船运输兵粮时,林延潮也是毫不避讳地将全国实行销石海禁,而独将此权默许梅家私下贩卖硝石也是坦白道之,丝毫不担心天子拿这一点对他治罪。 到了这一步天子还能说什么,林延潮都坦白到这个份上了。难道处罚梅家吗?天子舍得一年十几万两的进项? 君前奏对时候不少官员,他往往稍质问几句,即战战栗栗不能答之。而似宋应昌这样精于世故的官员,说话滴水不漏,天子向来不是听他说了什么,而是需体察他没说什么。 但如林延潮如此应答如流的官员,天子要么认为他是早做好了功课,要么是此人之才干当世无双。 对此天子自是心底有数:“好了,林卿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