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大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大隐 (第4/9页)

若是以后倭情有所变化,可参看此疏!但若论止戈,倭军不复有侵朝之意,臣不敢保证!”

    张诚见此从林延潮手中接过奏疏,然后奉上给天子御览。

    天子细细读疏,但见其中三千余字,但无论战和攻守都写疏上甚是详尽。

    林延潮细道:“倭人虽狡诈,但善于学习进取。比起战和之策,其实臣观倭人更窥视于本朝之于风物,之于文化,而倭国之金银也是本朝之所缺。”

    “早在宋元时,宋儒与禅宗之学已在倭国风靡,而今倭人更注重实用,本朝可以心学笼络之,以臣料想如传习录之书必可受倭人之欢迎。如此似朝鲜之于理学,将来倭国则之于心学。”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而伐谋倒不如让夷狄仰慕上朝之文化,夷狄而华夏者,则华夏之。以本朝之文章典籍,而易倭人之真金白银,岂非万世之道!”

    林延潮说完之后。

    天子边看边问问道:“依林卿的意思,若倭人学了咱们用以治国安邦如何?”

    林延潮道:“无论理学,心学之正宗皆在本朝,可谓源远流长,他国如何照搬学来都只是学个皮毛,不得其神,但独树一帜就难以影响了!”

    天子将林延潮奏章放在一旁质疑道:“你说战和攻守都是小道,但这些才是大道?南北二朝时,南朝无不文化昌盛,但都被北朝灭之,这难道不是殷鉴?”

    林延潮道:“陛下圣明,武功,文化其实都是小道,真正能让四夷宾服,八方来朝是因我大明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天子没有轻信林延潮之言,而是就着奏疏上的细节一条一条的问了起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