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第3/6页)

不跪,但乾隆说你一定要跪。

    这时候怎么办,于是官员们就只能说‘洋人的腿不能弯曲’。

    乾隆就那么容易被下面欺瞒吗?

    乾隆不是傻子,他要一个对天下臣民解释的理由,如果捅破了也是臣下欺君。

    对于官员而言这件事敷衍过去了,就是外交智慧,过不去,再找借口。

    对于外交使节而言,与中国通商才是大事。

    石星也是这个打算。

    而从双方分歧来看,明日两国冲突在三点一和亲,二国土,三封贡。

    倭国从国家到个人,从来目的性都很明确。

    和亲的目的,不是为了公主,而是取得与明朝平起平坐的权力,双方以对等大国交往。

    国土封贡都是为了土地利益和经济利益。

    这就是丰臣秀吉的目标。

    而从明朝考虑第一点和亲,绝对不行。

    什么效仿王昭君故事也不行。

    明朝是宗藩关系,就如同任何人见到皇帝都要拜一样,就算你外国使者又如何,岂不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宗藩关系现在人看来不理解,但在那个时代绝对比殖民体系更显得文明,因为我们不诉之武力使对方诚服。

    历史上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当时虽然输了,但清朝上下还是很不服气,道光在奏章里写到‘小屈必有大伸’。

    一直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广东沦陷,大沽口被攻占。

    清朝被迫签城下之盟时,双方谈判最僵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