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第4/6页)
的不是割地赔款,而是在外国公使不得进入北京上,为给大清朝保留最后的遮羞布。 最后八里桥之战,圆明园被烧,咸丰北狩,清朝上下才接受现实,承认英法为‘平起平坐’之国家。 而换了明朝,丰臣秀吉要达到‘英法’这地位?有可能吗? 一百年前就有答案了!皇帝都被俘虏了,又如何?继续打! 至于第二点,朝鲜之国土也没有商量余地。朝鲜是中国藩国,那么土地即是明朝所有,同时明朝在法理上也有义务保护这个体系下国家的安全。 至于最后的第三点封贡,现代人认为贸易往来,互惠互利,何况当时明朝还急需日本金银以缓解国家的燃眉之急。 但官员们坚持的底线是许封不许贡,林延潮从主张封贡议和起,都已经做好名声尽毁的准备了。 当然还有另外一条出路,那就是石星在走的‘洋人膝盖不会弯’的路。 现在朝廷已调命林延潮准备撤军了,但林延潮对左右道:“此刻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传令李提督整军进兵晋州!” “可是朝廷那边……”刘黄裳问道。 林延潮横了他一眼,决然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闻林延潮之言,左右一并肃然,当即不再反对。 但林延潮话虽如此说,另一边立即起草奏章向朝廷解释,倭寇虽退釜山,然而随时可以复来,现在撤军前功尽弃。现三军将士可用,切不可因倭人诈和之言,而为退兵计! 此刻晋州城城下,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