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四十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四十六) (第10/13页)

羸豕孚踯躅”的译文。难道这就是《易经》里的哲学与智慧吗?把“系于金柅”译成“绑上坚固结实的车闸”。把“贞吉”译成“占卜结果会很吉祥”。这“绑上坚固结实的车闸”在本段里,乃至本篇里说明了什么意思呢?既然说占卜结果会很吉祥,可为何又说“前去行事会遇到凶险”,这岂不是不符合逻辑了吗?可又跟着出现了一句不沾边的话来“瘦弱的猪因烦躁而团团乱转”,这“瘦弱的猪”为何“团团乱转”呢?即使留传下来的占卜书,也不会这么乱七八糟的说法。这被译的是天上一句,地下一句,挨不着边。而且还把“贞吉”译成“占卜结果会很吉祥”,这无疑是把《周易》看成卜筮书了。既然书名标着“易经中的哲学与智慧”,让人感觉是讲《周易》里的哲学思想。可这种译文,让人读后,能感觉出《周易》是哲学吗?这种译文是什么意思呢?“绑上坚固结实的车闸”与“占卜结果会很吉祥”和“瘦弱的猪因烦躁而团团乱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即使后来出现的算卦书,也不是这种乱七八糟的语言,即头上一句,脚下一句。如古人论五行之木在四季中的宜忌:“春月之木,犹有余寒,得火温之,始无盘居之患。得水润之,乃有舒畅之美,然水多则木湿,水缺则木枯,必须水火既济方佳。至于多则损力堪虚,土薄则财未可许,如逢金重,见火无伤。”这是古人在算卦上对“木”性在一年四季中春季里特性的论述。而可叹的是,这古人研究木性是用于算命上去比类附会人的命运吉凶,而不是真正去研究树木的种植生长习性,其目的是比类附会算命之用,这就南辕北辙了。可古人论述“木”在春季里的特性,能说没有道理吗?对春木的特性,刻画的可也入木三分。“水火既济方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