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4 (第2/4页)
废这番功夫。多养几个朝臣,朕又不是养不起。实在是如今官位冗杂,官员太多,非但没能更好治理天下,反倒是使得一些政令无法准确快速传达。这有违朕的初衷。” 刘桐颔首:“臣弟已经做好准备,要和朝臣们打一场拉锯仗了。” “你可得小心,朝臣们会怕朕采纳你的谏言,下一步估计就要开始打压弹劾你了。” 刘桐拱手道:“臣弟明白。” 果然如泰昌帝所说,第二日,朝臣们的奏折便如同雪花儿一样,从宫外递到了泰昌帝御案上。 大多数人先是赞许了刘桐一番为天下计的心,然后就开始例数大魏祖宗规矩,及至说到先帝在位时,朝中官职便是如此设置,从一品到九品,从中央到地方,完善且健全,如何能轻易修改? 从前元武帝在位时,朝中官职设立确实沿用先祖,但大概是为了彰显巍巍皇权,元武帝在位后十年,朝中官员的数量越发多了,同一官职,从任用几人到任用十几人的事情屡见不鲜。 人是多了,可事儿却没变少,反而因为官员同僚之间的权责不分明,使得臣子们之间产生龃龉,有好事儿则争抢,没好事儿则推脱,政令如何通达? 但大臣们都抬出先祖来,仿佛泰昌帝若是采纳了荣郡王谏言,便是数典忘祖一样。 泰昌帝将这些折子,仍旧留中不发。 这下朝臣们就更心急了,觉得泰昌帝真的是对荣郡王所说上了心。 新一轮的对荣郡王的弹劾便也跟着来。 有说他被禁闭数年,已对朝政疏忽荒废的,有说他欲笼络天下寒门学子,居心不良的,也有说他早年受贵族高门低看,此番上书,乃是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