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节 (第4/8页)
正式入学了京师大学堂。 第一百零二章 日本教习 就读京师大学堂期间,学生的膏火、饭食免费,但是纸笔、中外图书及一切生活服务等费,还是需要自己筹措。 仕学馆还好,毕竟都是有官身,根本不愁银子。 但师范生有不少一介穷儒,压根无以谋生计,许多又成了家,离家千里,求学长达四年,因此难免有内顾之忧。 不过京师大学堂规格如此之高,地方政府肯定也舍得对学生提供资助。为了让学生安心学习,部分省府就会给本地在京师大学堂学习的师范生津贴。 津贴钱数各省不一,比如湖北省给每名师范生每月二十两银子,包括安家银十二两,在京费用银八两。 广东给的最多,每个月直接25两。 这种资助真心非常高了,一年240两到300两银子,放在清末绝对是力度非常非常大的补贴。 毕竟一个闲散满清宗室一个月不过三四两银子。 至于京师大学堂的科目设置,其实和现代也没有太大区别,毕竟是学习的日本。此时的日本在教育方面已经和欧美接轨,大大领先于清朝。 仕学馆和师范馆的课程设置和难度有所不同,大体上有算学、博物、物理、化学、经学、外国文、地理、史学、心理学、法律学、图画、体cao等课。 李谕其实基本都了解,唯独可能就是上上经学、教育学,然后图画也会上一上,当然很多时候是自顾自在练习素描。素描其实蛮有用的,李谕以前就想学,现在终于是有了时间。 大学堂里有位外国教习对他印象颇为深刻,就是来自日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