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节 (第3/6页)
受尊崇的书体也是从清朝开始兴起,毕竟古代读书人嘛,天天写书法,每天都是见惯了的楷书、行书或者考试专用的馆阁体,早就腻了。 于是雄浑古朴的魏碑开始被清代书法家发掘。 魏碑真的就是很书法的书法了,普通人一眼看上去可能感觉不如王羲之的字好看,不过艺术吗,就是多姿多彩。 单论梁启超的字,如果放到现代肯定能压过很多所谓的大书法家,毕竟人家从小就是练书法的;不过在清末民初,他确实根本排不上号。 李谕看稿纸上写着:“中国他日之存亡绝续,皆将惟日本留学生是赖。多得一人,即多收一人之益……阻止派留学生之人即我国文明之公敌也!”“内争之事而托调停于外国人,即辱国矣。内争不能克而假外人之权力以干预之辱益甚矣……” 梁启超还真是不避讳,字里行间的矛头都在指向大清驻日公使蔡钧。 要知道,驻日公使的官品可不低的。 李谕说:“先生认为公使会同意入学吗?” 梁启超说:“应该会吧,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如果众多报纸再齐心合力施压,不信他蔡钧顶得住!” 李谕说:“决定权在驻日公使手中,而且我看闹成这样,这位蔡公使说不定为了自己的面子,会和学生们对抗下去。即便最后他撑不住,浪费时间也太多,不值得。” 梁启超叹道:“这位蔡公使的确难堪大任,如今在日留学生如此之多,他根本不懂如何斡旋其中,也根本意识不到这是未来多么强大的一股力量。” “如果能换掉他就好。”李谕说。 “换掉?”梁启超讶道。 “对,一劳永逸!”李谕道,“如你所说,留日学生的确太多,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应该有个懂得如何处理类似事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