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11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节 (第2/6页)

几年我遍读西学著作,也知晓了西方工业革命意义重大,所以也读到过关于科学相关的书籍,不过根本难解其意,甚至一度认为不是国人所能学明白。”

    梁启超当然不会像康圣人那么吹牛。

    康有为经常说自己“八岁过目不忘”“十几岁博古通今”,但考个秀才都考了三次。

    但梁启超就是个真正的神童了,人家11岁就成了秀才,16岁便中举。

    梁启超去找康有为拜师的时候,康有为依然还是个秀才哪,他中举还要再过好多年。

    “术业有专攻罢了,”李谕说道,然后又提起刚才的事情,“多亏先生到场,消弭了一场风波。”

    梁启超说:“风波还没过去,但总不能让学生冲在前头,他们都是国之希望,如果他们把事情闹大,万一朝廷因此停止派日留学,岂不再次固步自封,伤害的还是我们自己。”

    李谕点点头,清廷那帮人还真有可能办出来这种事。毕竟现在日本有不少反清组织,他们也怕学生“学坏了”。

    李谕说:“年轻人难免容易冲动,但他们心中所想肯定是好的,只是方法不对。”

    梁启超叹道:“是啊,我实在不想他们也犯我当年那种年轻冲动的错误。”

    第一百四十八章 数学大佬们的肯定

    李谕看到梁启超的桌上摆放着不少报纸,正中位置是摊开的稿纸与笔墨,梁启超还是更喜欢用毛笔书写。虽然身在日本,但日本人也很喜欢用毛笔的,所以梁启超倒是并没有着急去学习使用钢笔。

    当然就算是他想用,那位封建的康师傅也不一定看得惯。

    桌上的稿纸已经写了一半,是梁启超的亲笔手书。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康有为的影响,梁启超写字也很像魏碑。

    魏碑这种近现代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