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旧时王谢 第49节 (第4/9页)
身上的少年气,学他用闲聊的口吻回道:“虞卿家中僮仆千人,经年累世,各安其位,岂是等闲可比。” 荀羡被她逗得笑了:“阿姊竟自视为等闲人么?” 王琅向后靠进丝绵填充的柔软隐囊,手指在暗格里的茶壶肚上轻轻敲了敲,用有些无奈的神色叹息道:“总不好直说我的人以一当十。” 少年脸上微愕的表情堪称精彩。 王琅于是快乐地笑了出来,抬手略别袖口,往茶壶里添茶注水,吹亮炉火。 “虞主簿对决讼颇有心得,过几日我为令则引见。他家还有位远支虞池在内史府任上计掾,是名士虞喜的高徒,年纪轻轻却精通术算水利,十分难得。” 魏晋南北朝官场黑暗,人世动乱,大量士人不再一心钻研儒家经典,而在其它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天文、地理、数学、化学、机关学、农学、医学,各个方面都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杰出人才。 裴秀、葛洪、郦道元、祖冲之、贾思勰都是中学课本里的名人,王琅知之甚详。 虽然与她在同时代的只有一个葛洪,但人才不是凭空诞生,而是大环境孕育出来的。既然经学不再具备统治地位,霸占士子们的身心头脑,其它学科的发展就是必然之事。 仅仅扬州一地,王琅就发现不少理、工、农、医方面的人才,或征辟到内史府,或搜罗进学院,为她那些在时人看来宏大瑰丽、比肩神迹的天才规划提供技术支持。 这和自文艺复兴开始,自然科学进入“大踩步行进”时代是相似的。 不需要她搬运后人的成果到东晋。 维持住这份土壤,打压经学的地位,同时代最顶尖的头脑就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