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旧时王谢 第1节 (第7/11页)
族内实质上的族长之后,南渡来的王氏族人便主要由他负责接济安置。 王琅几年前也随母亲和兄长在丞相府住过一段时间,因为她的父亲王舒自南渡以来经常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很少留在建康,王导于是负担起族长的责任,将他们接到丞相府居住。后来王舒渐渐能控制住治下局面,王琅与兄长也年龄渐长,不用担心受不了旅途劳顿而夭折,王舒便派人将他们从建康接到身边,一家团聚。 不过王舒这次调回建康以后,却是王导夫人曹氏帮忙牵桥搭线,在乌衣巷北段靠近太学处另外购置了一座宅邸,距离王导的宅邸步行约两三刻钟。 原因很简单,官职高了就有养幕僚与会客的需求,迎来送往与一堆杂事都要占据厅堂,还是有自己的宅邸更方便些。比如几十年后与琅邪王氏齐名,并称王谢的陈郡谢氏之中,最早出仕的谢尚宅邸在城东南竹溪渡,谢安之弟谢万的宅邸在秦淮河北岸长乐桥,只有最晚出仕的东晋名相谢安将宅邸落到乌衣巷,和同为东晋名相的王导一样,宅邸向下传承三代没有迁改,后世所熟知的乌衣王谢一说,便由此而来。 王舒本人没有妾室,子嗣上相比晋朝其他家庭堪称单薄,膝下只有二子王晏之、王允之以及王琅这个幺女。 其中王晏之已经娶妻出仕,被中书令庾亮征辟为护军将军参军,非休沐日要去官署办公,王允之倒是单身又未出仕,但他已经过了要在族中进学的年龄,性格上也不太喜欢和王氏其他子弟交游,平素主要是协助父亲处理公务或者自己研习感兴趣的事物——这也是王琅的许多想法他都能帮忙实现的原因之一,于是就剩下王琅尚未及笄,经常要到丞相府中和其他未成年的王氏子弟一同读书,与相府来往最多。 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