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翘楚朱元璋_第十章 保六合朱元璋大智大勇 元内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保六合朱元璋大智大勇 元内讧 (第8/14页)

1.2米)高的原木作为战墙,与垒墙同长。然后命郭兴、周德兴各带200名弓箭手成两排隐蔽其后。

    根据保卫濠州城的经验,朱元璋安排郭英带领58名弩箭手、58个短矛兵防守垒城。每个垛口由两名弩箭手、两个短矛兵防守。

    在垒城左边战墙后部署赵氏友军的200名弓箭手,右边战墙由赵德胜指挥郭英的200名弩箭手,均为两排,轮番进行阻击。另外安排双方100个长矛兵和100个手刀兵在瓦梁垒下层待命。

    垒城战墙的弓弩手从两侧对借助云梯攻城的元兵构成巨大威胁,因而成为元军首先攻击、消灭的对象。朱元璋的策略是:当元军冲近战墙,就撤回弓弩手,由长矛兵迎战,手刀兵配合。如果元军攻破战墙,部队就撤回垒城,由对岸战墙的弓箭手射杀。郭兴、郭英其余的弓弩手和步兵待在垒城后面作为伤亡减员的替补。

    六合主城的防守,朱元璋安排友军2000人防守北门。部署耿再成2000人、费聚2000人分别防守西门及瓦梁垒西城。华云龙、张赫2000兵马防守有壕沟浮桥的南门。南门和西门是退路,必须确保。

    吴良、吴祯各领1000兵马,隐蔽在城西南约10里处驿道边的山涧两旁,作为六合失守、撤退时的接应。

    吴良,生一张佛手瓜脸,下巴略尖。长一对伏狮眉——弯曲肥大,粗中带浊,浊中带清,形如伏狮。眉下嵌一双雁眼。印堂宽度适中,下挺一只君子鼻——梁高不露骨,山根宽而有势;年寿挺拔,准头圆而有收;兰台、廷尉适宜。

    其唇上蓄长须,下颌一溜较硬的络腮胡,直达耳根。

    古代面相学认为:伏狮眉主使性情温和,文武双全。若配雁眼,必遇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