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翘楚朱元璋_第二十二章 周国衰张士诚归顺朝廷 螳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周国衰张士诚归顺朝廷 螳螂 (第9/11页)

处),城门上建有一栋大木构架抬梁式七檩单檐谯楼。

    后来朱元璋、陈友谅两军交战时,这座子城被毁,成了断垣残壁。在朱皇帝“高筑墙”的国策要求下,明朝洪武元年重建安庆府子城及谯楼,此谯楼即府衙望楼。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时,安徽布政使司治所由暂驻地江宁(今南京)正式迁至安庆,安庆府衙移至安庆旧将军府。

    安徽布政使司迁移前,对原安庆府衙子城及谯楼再次修葺。谯楼外,建有三门石枋,面朝西南。中门额楣题词“薇垣”,左门额楣题词“承流”,右门额楣题词“宣化”。

    司衙子城内,左为宪书局,右是华阳阁,正中仪门后为大节堂。目前仅存的司衙子城大门和歇山顶重檐谯楼是由安徽布政使吴坤修于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主持修建的。

    吴坤修亲自题写门额“白日青天”。寓意:为官应“两袖清风、清正廉明”。

    再说“天完国”赵普胜攻打安庆城。河南行省左丞(正二品)余阙上城指挥元军顽强坚守,抵抗一月有余。双方死伤上万余人,赵普胜依然没有攻克,最后垂头丧气地撤走。

    余阙,曾是汪广洋的老师,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及第进士,授泗州(今安徽泗县)同知(六品)。至正十二年(1352年),余阙代理淮西江北道宣慰使司副使(正四品),领兵守安庆。此后五、六年间,率部与红巾军激战百余次。

    安庆长江段上游有座小孤山,为其藩篱屏障,由元军义兵(民兵)元帅胡巴延统领水军戍守。

    小孤山是独立山峰,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城东南60公里的长江中。周长500米,海拔78米,以奇、险、独、孤而著称。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