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翘楚朱元璋_第十九章 攻宁国遇强敌两帅受挫 造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攻宁国遇强敌两帅受挫 造飞 (第11/16页)

一个垛口上方写了一个“左1”字,自右向左依次是“左2”、“左3”……,直到“左7”。

    右1、右2垛口之间下方画有一个正方符号(□),中间有一根纵向箭头(↑),代表箭楼。其下方标明“甲”。左1、左2垛口之间下方也有一个正方符号(□),中间也有一根上纵向箭头(↑),代表箭楼。其下方标明“乙”。

    两座箭楼符号之间画了3条长横线,代表三排战墙(挡箭墙)。与10个序号垛口基本对齐。第三排战墙正中下方有一个小圆圈,中间有个“人”字,代表短弓队指挥官。它的下面有两条水平波浪线(﹌),与24个垛口线基本平齐,代表护城河。对着右1垛口、左1垛口的护城河图形上各有两条垂直短线,代表架设的两座浮桥。从右至左分别标明甲、乙。

    冯国用先说明攻城的目标和部队:攻城,重点进攻相对薄弱的一面。这次选南城,具体部位定在南门(定寇门)到西南门(平寇门)城墙中间的10个垛口和左右两边的7个垛口。总长大约113尺(约35.8米)。攻城掩护部队是四个弓箭队,一个长弓队,500人。三个短弓队,120人,分为中路队60人、右翼队30人、左翼队30人。另外还有六名特士,也是短弓手。登梯攻城部队分两路,每路暂定1000人。徐达所部一路,常遇春所部一路。每路分成20个小队,每队5组,每组10人。

    冯国用停顿了一下,开始指着草图解说:攻城分四步走。第一步,攻城器械和短弓队预先潜入阵地。攻城当日卯时(5点)、天亮前,把留在河对岸的云梯车,选10辆推到中部这10个垛口前,距离大约两丈(约6.3米)。推车兵就在挡箭蓬里等待天亮进攻,携带手刀,以防不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