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宫廷悠游岁月 第107节 (第5/12页)
挣钱的地方,国家财赋多数都要从这里出的! 富得流油的地方如果缺乏辖制,在古代的监察手段下,腐败只能说是最微不足道的问题之一。在明朝中央政府的设计中,有了南京直接辖制东南,大约东南那边还能收敛一些——然而,这种就也只能是美好的想象了。 对明史稍有些了解的都该知道,明朝东南出过多少问题。不是太穷引发的问题,而是太富了! 大燕的陪都还没有明朝南京的实权呢,所以更是摆设!这甚至不同于旧唐,旧唐总共有五京,分别是西京凤翔府,南京成都府,中京京兆府,东京河南府和北京太原府。除了实际上的都城,中京京兆府,也就是长安,好歹陪都中有一个东京河南府(即洛阳)是有实际用途的。 且不说,唐朝有不少皇帝本来就呆洛阳比较多。就说正常情况下,普通皇帝也是要时不时跑一趟洛阳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长安已经养不起一个人口百万的都城了——长安周边就近提供粮食等必需品是做不到的,而要运输的话,运输条件又不够好。 皇帝带着后宫和朝廷去洛阳,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就食’洛阳。 可别小看后宫和朝廷,这些人口加起来本就不少,还都是‘高消费人群’。再算上他们一走,他们的家人、仆从也要走不少,对减轻长安的粮食供应负担真是大有裨益。 洛阳在旧唐是东京,因为其相对于正经都城,他在东边。不过在本朝,他又成了西京——也就是说,宋觉真说的去西京,其实就是去洛阳。 大燕的皇帝几乎不去陪都,最多就是巡幸时驾临。而要说几个陪都里,哪里还多去了几次,大约就是西京河南府,即洛阳。 去洛阳的原因说起来很简单,一则洛阳离京兆府比较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