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_分卷阅读61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11 (第3/4页)

称号,而竭力将皇位传递给儿子。人家华夏帝好歹是做了二十年皇帝才禅位的,结果到了大清末年,载沣皇帝只做了一年皇帝,就迫不及待将皇位留给了年仅五岁的溥仪。解放后,载沣将其原住所醇王府贡献给人民政府以作公用(2)。

    为帝如为驴,天未明而起,晚日暮不眠。勤cao作,众皆望朕加把劲,国家之重如磨之重,驴只含泪而走……世上更无比朕更勤者矣!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1):华夏,也称“华”、“夏”或“诸夏”等。“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华夏蛮貊,罔不率俾。”[1]从考古来看,华的概念与仰韶文化有关。唐朝经学家孔颖达:“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华夏一词,不仅是地理层面的,更深一层的价值在文化沉积方面。

    注释(2)我国历史上的载沣:

    生于北京太平湖醇亲王府内。光绪十六年(1890年)袭王爵,成为第二代醇亲王。因义和团运动中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杀,他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被委派充任头等专使大臣赴德国道歉谢罪,拒绝德皇跪拜要求,坚持大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任军机大臣。同年11月其子溥仪入承大统,载沣任监国摄政王。次年代理陆海军大元帅。因此,在清朝的最后三年中(1909年—1911年),他是中国实际的统治者。宣统三年八月(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被迫辞去摄政王职,闭门家居,次年他被迫同意儿子溥仪退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