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1 (第3/4页)
球, 几乎淹没了所有陆地。 大部分人躲进了避难所中。 剩下的那些,或者不愿意躲藏, 或者已经决定坦然迎接死亡, 他们仍旧端坐在自己的家中,在街头, 在山上或者海边, 等待着从天而降的死神气势汹汹, 将自己带入永恒的长眠。 进入避难所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安然无恙。 考虑到撞击必定会引发海啸和海平面上升,避难所设置在地球高峰或者地下,但陨石带来的撞击太过强烈,地震频频, 几乎有五分之一的避难所由于各种原因而消失。躲藏在避难所中的人类也无一幸免。 据统计, 光是在避难所中死去的人, 就占了全球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等到海水从陆地退回到大陆架,原本属于澳大利亚大陆的地方,不仅被砸出了一个巨大的深坑,而且深坑之中还填着一颗同样巨大的陨石。 南冰洋、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的海洋生态环境几乎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无数海洋生物在这次撞击中瞬间迎来了种群灭绝,而且由于地壳被砸破,深坑底部温度极高, 在撞击中暂时幸存下来的海洋生物也没能熬过接下来的海水升温。 之后模拟并复原的内容显示,在撞击发生的24小时之后,南半球的海水表面很快已经漂浮着死去的各类海洋生物,数以亿计。 整个地球的海洋都是一个整体,除了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南半球海洋,北半球的海洋同样经受了严重的物种灭绝危机。 海水剧烈激荡,翻卷起海底的岩石,打碎了海岸边的山崖。深海生物被迫浮上浅海,由于压力的变化,在上浮过程中已经大量死亡。浅海生物受到的外来冲击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