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清儿产子 (第2/4页)
重了林招隐和李瑁有旧怨,希望林招隐能够好好监督他,均衡李瑁在剑南的势力,绝不是希望给了李瑁找一只应声虫。 若是李隆基和杨玉瑶知道林招隐和李瑁一个鼻孔出气,恐怕就该担忧了。 简而言之,李瑁和林招隐关系越不睦,闹得越凶,剑南越不齐心,朝廷中的那些人才越开心。 林招隐是聪明人,李瑁只是稍稍地一提便知道了李瑁的意思。 “殿下的意思老奴清楚,方才老奴所说却是错缪了。只是这奏折事关重大,其中的度老奴恐怕难以掌握,还望殿下赐教。” 李瑁指了指身旁陪酒的李泌,笑道:“这个简单,本王稍后便让长源写上一份与你,你照着誊抄便是。” 林招隐松了口气道:“如此便有劳殿下,有劳文帅了。” 李泌笑道:“监军客气了,都是为殿下做事,何谈客气二字。” 林招隐连忙附和道:“文帅说的在理,咱们都是为殿下做事。” 李泌文采极高,又早有腹稿在胸,顷刻间挥笔写就,洋洋洒洒千余字的奏折便到了林招隐的手中。 林招隐看着手中的草稿,大致地看了两眼。 “臣剑南监军使林招隐上奏:臣蒙陛下信任,外放剑南监军使,自受命以来,臣急赴剑南,不敢又有片刻懈怠。剑南乃西南重镇,臣自入剑南后,数次暗访。或因蜀西水患之顾,靖王于蜀地风评不佳,多有诋毁者,亦有人言,靖王穷兵黩武,贪功好绩...” 一封奏疏,几乎将李瑁描述成了一个好战而不顾民生的狂妄之徒,可以想象,看着这封奏疏,李隆基的心情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