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遣回 (第2/4页)
亲王的罪名,得不偿失。 不过结松力的动作却被李隆基看在了眼里,李隆基性格多疑,就算李瑁是他的亲子,也一样不例外。 李瑁和结松力素有仇怨,今日之事,李瑁原本嫌疑最大,但偏偏宴席上李瑁又和结松力一团和气,俨然一副前嫌尽释的样子,叫人抓不住痛脚。总不能因为李瑁多敬了结松力几杯酒就定了他的罪吧。 高力士跟随李隆基数十年,对李隆基的脾性摸得极为清楚,李隆基只是面色稍露疑问,高力士便猜了出来。 高力士靠到李隆基的耳边,轻声道:“陛下,这宫女是去年末新入宫的良家子,之前一直在东内苑教练宫仪,前日方才调入长安殿侍候,应与寿王无关。” 新进良家子的分配都是由尚宫局统一安排,又是前日刚刚分来的,李瑁绝没有事先安插人手的可能。 李隆基听了高力士的话,点了点头,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李隆基看了眼李瑁,试探道:“瑁儿,你之前与结松力打过交道,你以为此事应该如何处置?” 今日入宫前,李瑁早已与李泌详细商讨过,应对之事早已成竹在胸。 他若是建议杀了结松力,势必会引起李隆基的怀疑,让李隆基觉得此事之后是自己在搞鬼。 更何况,如今吐蕃老赞普年迈,膝下仅有两子,若是结松力死在了大唐,将来吐蕃大皇子将毫无悬念地成为赞普,吐蕃的权力交接将没有任何纷争,吐蕃也将拥有了一个举国同心,征伐大唐的绝好借口。 放虎归山,让结松力和大皇子相争,让吐蕃君臣忙于内斗,这才符合大唐眼下的利益,毕竟一个活人的价值比死人大的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