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_分卷阅读11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9 (第3/4页)

,四书加在一起大概五万余字,五经篇幅略长,二万四千多字,二万五千多,但科举应试中考生可挑选其中一经即可。

    试想一下,这区区几本书,筛除掉那些不能出现在考场上的内容,剩下的能出多少考题?

    全国各地三年两考的童子试、三年一届的乡试和京师会试,粗略一算,出题量大约需要五千道左右,国朝历经两百年,拢共需要多少道题?

    容量有限的四书五经可供出题选择的经文早就被各地的学官们翻来倒去一遍遍反复地出,甚至于连乡试都会出现和以前重复的考题。

    有人从中窥见漏洞,善于投机取巧的富户们费钞请名儒代为拟题、猜题,再让族中子弟熟背,入场考试,往往能命中八成,如此不需苦读也能轻轻松松考取功名。

    这样的做法叫做剿袭时文,随着高中者越来越多,天下士人纷纷效仿,愈演愈烈,朝廷屡禁不止。

    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何其珍贵,一个投机钻营的人靠背诵时文得中,就意味着有一个刻苦勤学的士子不幸落榜。

    为了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主考官绞尽脑汁从四书五经挖掘不重复的新考题,甚至不惜生搬硬凑,随便挑出两句根本没有任何联系的句子作为考题,以应对坊间的猜题之风。

    每个应考士子从熟读四书五经后便开始练习制艺文章,也猜题,然后不断训练。相同的题目从不同角度破题可以写出几十甚至上百篇八股文。

    如此这般,从有考试以来,考官和学子们斗智斗勇。

    考官那边搜索枯肠拟考题,学子们八仙过海猜题蒙题。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坊间售卖的猜题中,针对这一句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