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0 (第3/4页)
和侄子,“就他们两个?” 王叔举起一盏莲花形状的灯笼,道:“这是启哥赢的。” 傅四老爷挑挑眉,把油纸包递给一边跟着的长随拿着,“过去看看。” ………… 一家挂满各式花灯的临街小铺店门前,傅云启和傅云泰兄弟俩正急得抓耳挠腮。 ………… 黄州县读书人少,不比京师繁华昌盛,也不似南方文风浓厚,中秋灯会除了看戏以外,还有走月亮、舞火龙灯、点灯塔之类的庆祝方式,京师常见的猜灯谜在这里不多见。 书斋的店家自诩是个识文断字的童生,经营的又是风雅买卖,特地命店伙计以绢纸书写藏头隐语的谜题,悬于灯上,供人猜射,猜中者可以随意从店中挑选一盏从四川购来的花灯带走。店家很体贴,大部分谜面是普通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或是诙谐的谚语,没读过书也能猜中几个。 彩头只是几盏花灯,不算什么特别值钱的物件,但热爱围观是县里人的天性,正经猜灯谜的只有几个读书人,看热闹的人却里三层外三层,围得越来越多,把小巷子挤得水泄不通。街市上的行人看到书斋附近熙熙攘攘的人群,好奇之下也涌过来,到最后竟然聚齐数百特意穿上簇新衣裳过节的百姓。 店家大吃一惊,忙命伙计提高彩头,趁机宣传书斋即将推出的几部新书。 渐渐的,书斋前正举办猜灯谜比赛的消息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流传开来,十几个结伴赏月吟诗的书生慕名而来——一半纯粹只是想当个消遣,另一半自然是为了那五两银子的彩头。 县里的读书人都来了,傅家子弟不甘寂寞,也跑来凑热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