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8 (第3/4页)
需要照原价三倍赔偿或从其他地方购置书籍补上。 书院的规定清晰明了,但偌大的藏经阁只有管干、正办和副办三人认字,其他杂役大字不识一个,只会干一些清扫、搬运的苦力活,难免照应不过来。整理藏书不仅要识文断字,还得对藏书分属的书目、年代一清二楚,这项工作琐碎繁冗,管干、正办、副办三人忙于自己撰写文章,常常疏忽本职工作。 借出去的书没人催,登记潦草,找不到借阅记录,书籍目录长期没人整理,湖广各地文人乡绅捐献的书目堆积在库房里……新书学生们借不到,旧书早就不知遗失在何处,藏经阁的书籍随意摆放在书匣里,没有明确索引,学生自己去找什么都找不到…… 藏书阁的管理一团乱,教授们略有耳闻,但整理起来实在太耗费人力,起码要几个月才能理出个大概的眉目…… 事情积压再积压,造成如今藏经阁管干也不知道阁中到底有哪些藏书,外借的又有多少藏书,藏书就在阁中但谁也不知道放在哪个犄角旮旯的混乱局面。 ………… 学子们议论纷纷。 他们中的很多人借不到想借的书,只能托人去外边书肆买,但一来书籍太贵了,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担得起买书的花费,二来书肆更喜欢卖科举应试相关的参考书目、时文和供市井闲人消遣的,教材之类的书籍好买,那些珍贵的只在私底下流通的书目实在难寻。 回到甲堂,傅云英命王大郎铺纸研墨。 她没有犹豫,立刻提笔给山长姜伯春写了封信,阐述书院管理细则。 来书院就是为了看书的,结果藏书阁正办和副办却敷衍了事,再拖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