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一章 侏儒天师(4000) (第1/7页)
这是一个规模不小的“浮屠仁祠”。 站在大门外的时候便能够看到后院拔地而起的一座佛塔,佛塔共有七层之高,乃是很有古代天朝特色的木构、台、石厥相结合的建筑形式。 这种建筑形式相对比较稳固,并且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但在防火与保存年限上也有着明显的不足。 不过现在可是东汉末年。 能够将佛塔建到七层,便已经几乎达到这个时代建筑水平的天花板。 由此可以推断,这个名叫“千乘”的县城恐怕也不简单,最起码近代可能居住过什么有钱有势的士族门阀,并且还是一个信奉并且推崇佛教的人,因此才会不惜代价在这个地方建造一个如此规模的“浮屠仁祠”。 不过在天朝流传的佛教其实并不那么纯粹。 《后汉书》有云:“英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 说的是楚王刘英到了晚年既信奉于吉搞出来的那套“黄老道”,又对“佛教”十分推崇,修建了许多“浮屠仁祠”进行祭祀。 一般情况下,宗教都具有十分严重的排外性。 哪怕是同一个宗教,如果出现了不同的流派,流派之间也会出现水火不容的情况,以至于互相的信徒之间会视对方为异教徒,从而不断的发生冲突,从一开始的口水仗演变成为残酷的流血冲突。 后世最为鲜明的例子,便是中东地区的“什叶派”与“逊尼派”,虽然不乏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或是国家从中搅局,但这两个流派之间长达千年的分歧与互相敌视,才是此处常年战乱的根源。 而通过《后汉书》中的记载可以看出。 在这个时代,外来的佛教与天朝本土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