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1 (第3/4页)
时揉进128个独立声源?”克鲁尼皱着眉头问。 “不是要求混音在同一帧里揉入128个独立声源,毕竟我们前期采录也没采到这么多,只是给你提供一个在一帧里同时揉入更多声源的可能性而已。” “......那院线呢?哪个影院能有64个扬声器?64个扬声器的造价有多高你知道吗?” 普莱瑞思当然知道。 因为前世直至她死去的那年,全球也不过有两百五十多家的影院安装了杜比全景声。 但是,这种高昂投资的回报也是很高的,距不完全统计,具有“杜比全景声”的影院上座率比不具有的影院高出百分之五十左右。 百分之五十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票房,意味着口碑,意味着排片率! 更何况,电影本就是建立在科技上的艺术,只要纵观电影史,你会惊讶的发现,但凡是史上有名的著名导演,几乎都是科技控!没有导演对新科技的尝试,哪里会有电影的进步! 普莱瑞思坚持要用杜比全景声。 克鲁尼坚持反对用杜比全景声。 最终二人将决定权交给了斯皮尔伯格。 斯皮尔伯格从未如此苦恼。 作为导演,当他听见普莱瑞思说道“64个扬声器,128个独立声源”他就眼前一亮,电影,视听的艺术,这么多年来视觉影像方面的进步数不胜数,可“听”觉方面的进步,竟然还停滞在5.1声道环绕立体声、7.1声道环绕立体声,毫无进步可言,这是他们电影人的失败,也是整个电影行业太过漠视的结果。 以他从业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倘若普莱瑞思所说的“64个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