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38节 (第5/6页)
愬为主,沈平鸿为副,集结黑水营两千将士,抚远三营三千,加上被沈平鸿麾下理藩院武官指挥的四千多叶尔羌兵马,合计近万,朝着阿克苏战场,僧格的后方挺进。 第96章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 光烈十三年的冬天,不仅仅是在外部,帝国在西北的战争即将进入尾声,在内部,也并不平静。 西征所引发的争论,只是帝国内部矛盾的冰山一角 十一月初九 西北报捷,战事进入收尾阶段,有关战争的舆论告一段落,但很多事情却依旧在持续发酵。 在此之前的朝会,礼部郎中王琦上书,以皇长子即将年过总角,请立太子并设东宫讲习。 这封奏疏,是当着大朝会时,群臣百官之面上的,而非是一般通过通政司和中书署的奏章,可谓石破天惊,影响比之前那些有关西征的风言风语来的厉害多了。 一日间消息传遍京城 金陵城内的普通百姓也许并未意识到什么,毕竟立不立太子,那是皇帝自家事。 但京中百官,尤其是那些从中兴以前就出仕的官员,对这玩意实在是太熟悉了…… 有关太子问题,其实朱由榔和内阁宰执们之间,一直都有默契 一方面,皇长子朱慈煊作为朱由榔指定继承人的地位,几乎从来没有动摇过。 他是皇后所出的嫡长子,而以当朝帝后之间感情而言,几乎不可能会有庶出继位的机会。 朱慈煊刚满岁,就被敕封为燕王,虽然不是太子,但燕王封号整个大明,除了朱棣就没有第二人用过,意义不言自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