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21节 (第3/6页)
门在内,都得吃瓜落。 而审计和都察院,说起来都属于陈子壮主持的工作范畴 朝中大都估计,以陈子壮的年纪,很可能还会再任一届内阁。 但大家却都不太看好陈子壮能够接任首辅,倒不是资历问题,作为光烈元年的从龙老臣,毫无困难。 主要是,陈子壮其人,对于新政一向颇有微词,甚至由于主官都察院,屡有弹劾。 故而,大家更看好张同敞。 第72章 整肃(上) 朱由榔坐在上首,宛如木雕般听着下方各个部门和行省的负责人,相继上前,在众目睽睽之下,做着自己衙门这五年的工作报告。 然后在内阁宰相们的议论声中退下 这五年来,大明的发展速度不愧为不迅速,无论从哪个方面而言 首先是财税方面,其实从光烈八年到十年,这三年间,朝廷整体的财政一直处于小规模亏损和赤字状态中。 倒不是说有什么财政危机,一方面是要还之前的国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北方恢复的持续巨额投入。 只是三年间,朝廷为了迁移户口,安置流民,赈济灾荒,组织生产,修缮水利,耗费钱粮数以千万计。 而且还相当大方,对整个北方各省,免税一年,半税一年。 这还只是整体,如果是刚刚安置的流民或者移民,先是免税两年,然后半税三年。 直到光烈十一年,随着北方各省免税期过,开始征收半税,财政才算是逐渐有了富余。 这也是为什么一直拖到光烈十三年才向东南亚动武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北方的恢复速度,比朱由榔想象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