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19节 (第4/6页)
了不下三分之一,却是事实。 于是乎,在此基础上,此时大明的人均生活水准,居然还要比万历中年要好些。 所以,许多中产之家,在满足了温饱之后,不免会对一些更高级的农副产品有需求。 比如蔗糖 而除了甘蔗外,吕宋也适宜于种植许多热带作物,只是这年代运输不便,难以保鲜,无法投入市场,不如蔗糖方便。 不要小看这小小的蔗糖,在历史上,这就是十七至十九世纪,两百年间,西方殖民者开拓的重要原动力。 要知道,此时整个欧洲的市场加起来,都未必有大明关内十三省大,随着经济复苏,民间,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消费能力恢复。 这些商人们,只恨甘蔗田不够多而已。 至于为什么是吕宋,原因也很简单。 朝廷修订《大明律》,并不是什么秘密,每月《启民报》上都有刊登相关消息。 随着《民律》即将出台,对于雇佣劳动的保护,以及其他相关政策,包括耕地保证,以及兼并加税等等,相较于在国内开设种植园的高昂成本,在吕宋、安南等地就要划算得多。 因为这些地方并不在《民律》统辖范围内,尤其是无需遵从《雇佣劳动法》。 而朝廷也鼓励民间资本,向外投资,以倾泄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平衡出入口差值。 整个吕宋乃至于棉兰老岛,对于这些凶光毕露的海商们,无异于一块肥rou。 ------------------------------------- 海坛岛之战,消息传到马尼拉,顿时引发了空前的惊恐 城内哭声不绝,因为不少水手和商人的家眷都还在马尼拉,但大家更加不知所措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