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39节 (第2/8页)

在青少年时期,和社会基层接触的空间,能够进入兵学苑锻炼,并拥有一段军旅经历。

    而不是天天守在那空荡荡的春和宫,来给自己晨昏定省,听那些个大儒念经。

    一个人的青少年,正是三观成型的时候,朱由榔希望自己的继承者,首先是一个具有丰富人生经历,知晓民生困苦,就算不能知兵,至少也不能像朱祁镇那样两眼一抹黑,而是亲身体会过军旅生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自古以纨绔少伟男,历史证明,所谓明君贤主,大多在早年都有一段游历于基层的岁月。

    可这种不能明说的默契,也只局限于朱由榔和他的亲信大臣之间,但中下层的官僚们却很难理解。

    或者说,其中某些人是理解明白的,但正是因为明白,所以他们才不能纵容天子这样做。

    从肇庆起兵以来,朱由榔就在有意或无意的分解东林—复社官僚集团。

    到了光烈八年以后,可以说朝中已经不存在东林党这个整体的利益集团了(确切言,其实崇祯以后,随着魏忠贤倒台,东林党内部就已经分裂了,东林复社只是一个临时政治口号,并非现代这种完备政党)

    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东林党消失了,可支撑东林-复社出现的经济基础并未消失,江南士绅阶层不会因此就放弃寻找自己的利益代言人,他们依旧是这个国家的“股东”。

    尤其是天子逐渐对新兴工商资本集团的扶持与庇护,更是让他们如坐针毡。

    在过去,他们从来不怕皇权的打压,因为他们知道,无论皇帝再怎么打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