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悬疑推理女神汪洁洋作品合集(出版书) 第53节 (第7/8页)
。因为我曾经发誓,只要唤回女儿,我就不再使用这种能力。 接我的是国语名为陈赞的年轻人,20 岁出头,我喜欢他笑起来眯缝的眼睛和一颗小虎牙。和绝大多数暹罗人一样,瘦瘦的陈赞脖子上却挂着一尊硕大的佛像,熨帖地安放在胸口,这是父母对他宠爱的象征。 一看到我走出海关,陈赞立刻低下头合掌问好:“sawatdikrab。” 我也回礼:“sawatdikrab。” 陈赞麻利地接过行李,同行的另一个小伙子已经把车子开出来了,很快驶离了素万那普机场章鱼手臂般延伸出的匝道,朝 30 公里外的市区而来。陈赞坐在副驾驶座位上,不时指点着两旁的建筑,给我介绍暹罗的新变化。 陈赞的维珍话很流利,带一点好听的泰语尾音。我一边听他介绍,目光一边流连暮霭中依稀的尖顶,那是佛塔。 陈赞并不知道,我的曾祖父当年坐船离开维珍港,随做皮革、丝绸生意的同乡来到了暹罗北部的清迈,最终辗转定居于中央平原。 茂密、青葱、平坦的中央盆地是地球上最富饶的地区之一,农民辛苦劳作,每年产三季水稻。在湄南河的滋润下,与南部崎岖的thahong dan 山和东部的 dong praya yen 山脉组成了巨大的湄南盆地三角洲。 在这个聚居了暹罗全国人口 30% 的地方,远道而来的祖先和同乡逐渐开始遵从这里独特的生活方式:房屋建在桩柱上,交通依赖于宽广的运河网上的水上交通工具,大米和沙石用驳船沿河往下运送到首都。 在父亲出生之前,我们家族已经是稳定安逸地扎根左暹罗,经营金店。我的祖父却执意研究暹罗古建筑,常年游走在邦芭茵、甘蓬碧、班清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