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7章 杨惇 杨恒 杨忱 (第4/4页)
在宗人内他又是对算学研究深刻的人,所以朱厚照还是对他很看重的。 杨廷和一听,皱眉道:“海量?陛下,难道金券已经如宝钞一般?” “不。”朱厚照摇了摇头,“金券有粮食、黄金、白银、青铜、税收、矿物、商贸作为支撑,大体上没有贬值,但已经不能再增发了。同时每年都要对破损、旧币进行回购,然后销毁,不然再发下去就和宝钞一个模样了。” 一听这话杨廷和松了一口气,石珤则是沉默了一下说:“陛下的意思是,其实金券勉强符合了整个大明境内所有的金银数量?那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担心金券去处?” “因为宝钞是超发的。”朱祐枫叹了一声,“四海钱庄数据,今年大明境内,宝钞一直在流通,而金券兑换速度放缓了很多。” “这是好事啊。”石珤古怪看着朱祐枫,“宝钞能用,百姓手中有财,又有何不妥?” “不妥就在于,三年兑换期只剩下两年。”朱祐枫沉吟,“而且,大明境内的金银铜依旧在流通,也就是说金券在增发,可宝钞、银铜依旧在民间流动,等于变相增加整个大明境内的币池,所以物以稀为贵,同样是钱,一下子增加这么多货币,物价就会上扬。 这就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金券沉不入百姓手中,进而导致大量金券进入期货交易市场,而民间宝钞反而成了主力,严重影响后续的金券使用。 毕竟期货其实并不产生价值,只是陛下用来安定金券币值,和防止金券过渡流入民间购买土地、物资导致物价飞涨的工具。”倦鸟落旧林的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