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_第 80 章 《飞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80 章 《飞天》 (第4/13页)

丛澜就不再上课了。

    她原来一周去两次,这频率很明显也不是为了在芭蕾道路上走下去,只是去打打基础。

    毕竟芭蕾与花滑对肌rou和柔韧性的要求不一样,丛澜没想顾此失彼,对她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花样滑冰。

    结束了课程,丛澜休息了两个月,又寻摸着想学古典舞。那会儿,她就打算做些想做的事情了。

    提到这个,于谨挺支持的。

    学舞的好处显而易见,新一代中,队里的人没有比丛澜艺术表现力强的,同样的动作搁在她身上,那就是不一样。

    说不清楚哪里不同,反正丛澜做出来就是特别的好看。

    张简方思考了两天,趁着休赛季让队员们特训一下舞蹈,专门去舞蹈学院请了老师过来。

    之前的几年也有过这样的举动,每一次的舞蹈种类还不一样,国标探戈芭蕾都有的。

    就是吧,虽然请了老师,但对队员们的要求并不高,没有强制。

    然而,张简方今年特意提了要有结业考试。标准可以放宽松,考核到底是个考试。

    丛澜倒是不介意,相反,她还很高兴。

    可以薅羊毛了!

    飞天舞属于敦煌舞的一种,而敦煌舞又是古典舞的流派之一,这不是巧了吗?

    她在意向表里写了想要会敦煌舞的老师,其余同学也没什么想法,不少人都随意,最后,就真的给丛澜请来了一位专业老师。

    蹭了国家队的便利,丛澜欣慰地省了一大笔钱。

    实际上,敦煌舞的历史不是很悠久,它诞生于1979年的舞剧《丝路花雨》,是从敦煌石窟群藏里的大量乐舞资料中总结、吸收、借鉴而来的。

    丛澜要学的是基础,她没打算利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