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3 (第2/4页)
有关于此,胡亥早已翻来覆去不知考虑过多少次了,说起来条理清晰而又迅速,“我朝素来以法家之说治天下, 行耕战奖励。然而如今外无大战,内境平定,耕战之法不可长久。” 朝廷行的是军功制度,黔首靠军功晋升封爵,这是给社会底层开放的上升渠道。不管是哪个朝代, 底层的上升渠道一定要保证顺畅, 此刻是军功,两千年后是变了面貌的“科举”, 一旦这样的上升渠道被堵死, 民众就会酝酿暴乱。而如今天下无战事, 胡亥也不准备穷兵黩武向周围扩张, 那么为帝国黔首设置新的上升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座的都是帝国重臣,话不用说太明白, 点到便都懂了。 胡亥道:“这便是朕让赵高督办咸阳书院的用意。试行的各郡举贤良、武生的法子还要继续,双管齐下。冯劫,你和赵高商量着, 把实际推行中遇到的问题归纳总结,使之制度化。” 冯劫与赵高齐齐答应。 “这第二点,便是最重要的——治国思想。”胡亥道:“天下苦战久已。这就好比一张弓,总是绷紧了,待到用的时候,便废了。一张一弛,方是治国之道。叔孙通,你是博士仆射,饱读经史,如今若要‘弛’,用哪家学说最佳?” 叔孙通虽然平时阿谀逢迎,但肚子里是有真材实料的。 见皇帝问,叔孙通立时起身,侃侃而言:“若要‘弛’,如儒、墨、阴阳诸家等都有涉及,然而最贴切的,莫过于老子之言。” 胡亥点头,示意他出列上前说话。 叔孙通又道:“自战国以来,有书,乃是以老子讲求道法自然为体,托名于五帝之首的黄帝的刑名法术,自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