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那一抹青色 (第1/4页)
人群渐渐散去,无忌转身,只见朱蒋二位挡在身前,吞吞吐吐地想说什么。 无忌笑着问道:“怎么?二位族长闻听某欲送番薯种子,现在舍不得捐粮了?二位放心,前粮某不会不还的,现在也不会白要你们的粮食。” 蒋季良连忙道:“县令误会了,老朽怎么会出尔反尔,老朽等是想说这番薯一年两熟,如此丰厚的产量,日后必定要销往外地,老朽二人是想向县令谋求销往外地之权。” 朱彭亮在边上连连称是。 原来如此,当时盐铁等物经销都有官府控制,在他们想来这新鲜物种自然是官府控制了。 无忌想了一想,就应承了下来。但规定只准往外地销售熟番薯,二年之后才准往外地销售番薯种子。同时官府在三年内要抽取五成利税,三年后降为两成。五成听起来很高,但对于象盐、铁之类动辙翻倍的官府控制商品利税,五成已经相当低了。 朱蒋二位那是千恩万谢地走了,走时还连连表示明日就把家中囤结的粮食交于县衙。 无忌仔细算过,哪怕从现在起开始有少量番薯种子流出,正常情况下需要三至四次培育后,甚至需要五至六次培育,才能有足够的种子进行推广种植。也就是说一到两年内,各地藩镇还不可能因为番薯得到实在的军粮收益,那么无忌就能赢得领先于各地大概两年的时间,这就是无忌规定二年之后才准许往外销售生番薯的主要原因。 这些天心中一直思考如何向巴东父老开口征兵之事,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