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_第74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8节 (第6/8页)

土,大无外兮,汉唐之威复矣!”

    “是皆仰上苍保佑,神明阴庇;赖吾皇神谋运于宥密,睿智发乎先几,故能豫制于万全,是以成功于莫测。臣等仰遵成算,只奉天威,获殚犬马之驱驰,少尽捐埃之报答。”

    “今我大军重临狼居胥山,效仿前人奉牺牲、祝帛于天坛,谢上天后土之眷命。蒙神明之效灵,以致平息祸乱,统控蛮夷,君主黔黎于华夏。惟愿中华康宁,国泰民安,百姓永享盛世于大明。臣等谨代吾皇诣词致祭,惟神鉴之。尚飨!”

    祭文宣读完毕,朱桢将其缠以金绳,封以金泥,放入玉匣中,埋于祭坛之下。

    封禅的最后一项,便是“刻石记功”了,以将祭者的政绩功德“刻之金石,传之无穷,永存不朽”。

    这也是皇帝没有足够的功劳,不好意思封禅的主要原因。不然“记功簿”上没得写啊。

    朱桢就没有这份顾虑,因为他们的功劳足以彪炳史册了!

    他们在这狼居胥山之巅,立起了一块八尺高的巨石,上书十六个银钩铁划,遒劲有力的大字——

    “瀚海为镡,天山为锷,一扫胡尘,永清沙漠!”

    最终卷:海阔天高

    第一三四六章 上下齐心

    南京城虽然远离北疆数千里,但这一年来,朝廷上下的神经,全都被北伐战事所牵动。

    为了能确保上下一心,打好这场关键的终局之战,朱老板甚至都暂停追究郭桓案,给所有官员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前面就说过,郭桓案最大的问题,就是将官场的陋规积习全都摆在了明面上,要是查的话,从上到下几乎无人能幸免。

    所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