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新婚 (第2/5页)
要知道这件事,不由得对谈蕴南的态度有几分不耐烦,但多年顺从的本能让她活生生按捺下去了。 在我调任回京前,娘曾来过信,信里说了这么一回事。谈蕴南说,那时我在外书房收的信件,无非是些家长里短,事项都不甚重要,我便忘了带回来。还以为你知道这事,只是不便多说,便没向你说起了。 两人新婚后不久,谈大人便为幼子谋了外放的官职,不日便要赴任。谈蕴南的母亲,也就是游悠的婆婆实在不放心游悠,便打算叫她留在京城里,由婆婆调教数年,等丈夫回京后,如再有外放,再随行前往。 谈蕴南父母一直不太满意游悠的出身。要知道,官家媳妇,特别还是谈家这样的门第,一般都是有着极高的个人修养的,上至管家理事、待人接物,下至女红烹饪、学识才艺,虽不能说样样精通,但也需得囫囵周全。很明显,按这个标准看,游悠显然是不合格的。 一个标准的官家闺阁女儿,从幼年起,便耳濡目染当家主母的管家做派,若是嫡女或受重视的庶女,主母还会带在身边细细教导。人情周旋、男女相处等,有许多事情,外人不便指教,亦不便请教他人,便只能由母亲悉心教导、耳提面命。若游悠母亲尚在,以她之淑名,女儿必不会差到哪儿去,谈家父母也能放心许多。 可游悠偏偏幼年丧母。叔母不是亲生母亲,加之自己有女儿,想来分在她身上的教养精力也有限。即便是想细细教了,可也只是个六品人家,能有多大的眼界,能懂多大的排场?终究是十分有限的。这样一来,游悠便实在免不了小家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