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 (第2/4页)
” 听到方淮的问话,庄允城谦和地答道:“犬子眼盲,闲来无事,拙笔消遣,实在不值一提。”话虽这么说,庄允城的脸上依旧露出了自豪的表情。 方淮笑道:“你也不必太谦,廷珑的才学我还不晓得?总之,日后在出书方面若需方某奔走,尽管开口。” “这怎么敢当?” “诶~,何必见外?泗水的启蒙老师还是廷珑呢。” “要真有出书之日,能得老友相帮,自是感激不尽……唉,只怕廷珑的身子等不到那时了。” “怎么?廷珑的病还未见好吗?” “哪里好得了,倒是一日较一日沉重。” “唉……” “爹,庄伯伯,你们干吗叹气呀?”泗水忽然从一边凑了过来。庄允城刮了下泗水的鼻子,笑道:“正好!泗水啊,一会儿你去看看廷珑吧!他一直念叨着你呢。” “行!”泗水一口答应。庄廷珑博学多才,但身体病弱,他曾教导泗水的课业,甚至与他探讨古今的历史与政治。泗水也从他那里了解到一些当今朝廷的局势。大清江山虽已经过几代天子稳固,但反清复明之声依旧可闻,而新帝尚且年幼,再加上四位辅政大臣重权在握,国内局势并不太平。 康熙元年,庄廷珑病故。痛失爱子的庄允城心情低落,于是决定将儿子撰写的出版成册,以慰其在天之灵。他的各方友人,包括方淮在内,共同为他忙碌此事,许多知名学者也参与了修订工作。终于,庄廷珑的书出版了,名为。此书在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掀起了一场浩劫。 康熙二年,湖州归安县的知县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