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艺强国_第38章 试探(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章 试探(2) (第3/6页)

方科长,我还有一个问题向你请教。”

    “你请讲!刚才说好了,咱们这里只有探讨,没有请教。”

    “活性炭本身就是一种多孔物质,按理说可以直接使用,为什么还要将其研磨成超细粉末呢?”

    “昨天我跟郭鹏探讨问题时,提到一个技术名词,叫比表面积。普通活性炭确实是多孔物质,但它的比表面积还不够大,如果将其研磨到一定细度,比表面积就能大幅度增加。比表面积是催化剂最重要的效能指标之一,研磨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这一指标。”方翰民解释道。

    “根据有关定义,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我们是不是应该追求更小的研磨细度呢?”

    “理论上是这样,但试验结果表明,颗粒尺寸小到一定程度后,比表面积的增加并不十分明显,即使随着颗粒尺寸的进一步降低,比表面积有所增加,但其加工难度更是显著增加,因为加工难度跟比表面积的增加不成正比,实际工作中人们并不追求活性炭粒径的最小化。”......

    按照方翰民给定的试验条件,在半个月内,第一小组便制备出第一批钯碳催化剂,经过老化处理后,即可用于对硝基苯酚的加氢还原试验,也称作钯碳催化剂的评价。

    制备过程对催化剂性能影响很大,老化处理对催化剂的活性和使用寿命却是至关重要的,在老化试验过程中,徐辉和万程对方翰民给定的工艺条件有所怀疑,“为什么老化温度必须是300℃,时间必须是24小时?反正都是试验,为什么不能在250℃、280℃或320℃试一试?老化时间为什么不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