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续命人_第五章 两只狐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两只狐狸 (第3/4页)

看小侄的笑话,怕是要辜负陛下的信任了!”

    张焘目光微微一闪,他拍了拍吴扬的肩膀,“贤侄莫要着急,官家并未限定期限,这些几十年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一时半会儿哪查得清,且慢慢来,不要着急。”

    张焘说着举步往前走去,吴扬落后半个身位紧跟在后。

    “小侄无意中听说,当年各边军大帅启用军情谍子派往金国还是伯父向陛下提议的,没想到过了二三十年岳飞的军情谍子仍在活动,就是不晓得这些谍子如今都掌握在谁的手中?”

    张焘脚步微顿,心中有些感慨,“这都是快三十年前的旧事了,贤侄不说老夫都险些忘记了。”

    如今是绍兴三十年,二十八年前,也就是绍兴二年,宋金两国刚刚签订“绍兴和议”,大宋以每年向金国进贡“岁币”的代价求得一隅偏安。

    那时虽然遭遇了“靖康之变”,徽钦二帝做了金国的阶下囚,大宋的大半江山也沦入敌手,但是,宋人的脊梁未断,血性仍在,朝臣和百姓都摩拳擦掌,梦想着在不远的将来驱除鞑虏,补全金瓯,让江山和骨rou不用分离。

    绍兴二年,身为起居舍人的张焘正值盛年,他向皇帝建议,用厚爵重金招募民间的奇人异士秘密潜往金国埋伏,为朝廷打探军事情报,为不远的将来宋金必有的大战做准备,让宋朝的反攻从一开始就立于不败之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赵构欣然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下旨让各边军大帅一体施行。

    转眼间,已经快三十年了。

    当年不知道究竟有多少百姓应募前往金国,作为密谍,这些人的身份在朝廷、在军中都属于绝密。张焘曾经留意过密谍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