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年明月夜_第三十年明月夜 第8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年明月夜 第88节 (第2/10页)

他下令归还抄没的天威军家产,允许他们下葬,并厚加抚恤,又命各级官府妥善照顾他们家人,诏书的最后,写道:“贼臣误国,罪在朕躬,朕实不君,甚愧矣,唯有省前非,用正人,举贤才,开言路,保疆土,以赎朕罪。望今后天下灾祸,尽移朕身,勿伤百姓安宁。”

    这份罪己诏,还是有周一朝以来,第一份罪己诏,大周以忠孝立国,忠君孝悌的思想已经刻入每个人的骨子里,突见君父下罪己诏,天下莫不惊愕,时人这般形容天下人的反应:“群臣垂泪”、“百姓涕零”、“士卒皆泣”,四方人心,尽归大明宫。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计青阳通知了郭勤威的家人,让其将头颅从西明寺取出下葬,取出当日,朝廷特派京兆尹薛万辙陪同郭勤威之子郭旭,一同入寺,隆兴帝自觉有罪,不愿踏入西明寺,而是率百官于寺外守候,长安百姓也围观者众,皆对隆兴帝的贤明和郭勤威的气节感叹不已,郭旭从佛殿抱着木匣出来的时候,眼含热泪,他自落雁岭一事后,就因其父之罪,被流放至磧西,磧西是比岭南还要偏远的地方,延袤千里,寸草不生,二十来岁的人,被摧残的如同年过四旬一般,若非崔珣派人远赴磧西暗中照料,只怕他早已命丧当地了。

    薛万辙自得知郭勤威头颅被做成酒器后,就流泪不止,他叹道:“圣人已赐皇陵余地,许郭帅陪葬帝陵的殊荣,令九品以上官员都去送葬,也算是对郭帅的告慰了。”

    郭旭却迟疑了下,他虽有个虎父,但自身本事甚是平庸,他不喜武艺,读书也屡试不中,郭勤威铁面无私,不愿向太后祈求官爵,所以他一直是个布衣之身,在老家务农奉养祖母和母亲,郭勤威做安西都护府副都护的时候,他没有得到半点好处,郭勤威兵败自刎后,他却被连累流放,饶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