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故事_上海杀妻藏尸案细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海杀妻藏尸案细节 (第8/10页)

友、家人交谈,造成杨俪萍辞职后仍然忙碌的假象,几乎堵住了那本书中的另一个漏洞。每当有人给杨俪萍的手机打电话或者语音聊天,他都以忙碌、不便为由拒接,改用文字联系。

    现在看来,其实社交媒体中的一些言语上的细节早已暴露出蛛丝马迹,只是当时没人注意,也没往坏的地方想。比如杨俪萍此前对朱晓东的爱称经常是东,但有别人在的时候,或者在社交媒体发文时,都用晓东二字。但杨俪萍被害后在社交媒体中的第一条消息,对朱晓东的称呼就用了东字。杨敢连夫妇后来找到一些此前女儿的微信消息进行对比,并提交给警方和检察院,作为补充侦查的证据。

    在杨敢连的印象中,女儿从未说过婚后的生活如何,也从未说过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争吵,更没提过离婚两字。杨俪萍的mama最后一次见女儿是2016年10月14日,原计划娘俩一起吃火锅,但她没想到,朱晓东也跟着杨俪萍到了娘家。mama感觉到杨俪萍有什么话想说,但因为朱晓东在场,所以没机会开口。后来这顿火锅没吃成,杨俪萍只待了15分钟左右,拿了几件衣服就走了。临走前她对mama说:下次再吃,下次再说。

    杨俪萍究竟想和父母说什么?如今已经无法找到答案了。

    2017年1月31日,朱晓东挥霍够了、玩儿够了,他回到家中,开始玩起熟悉的游戏,有证据显示,当天他从22点多玩游戏直至次日凌晨,其间于23点多停下了一阵子。

    这段时间,他走出家门,把杨俪萍的手机、身份证等私人物品扔到附近的河沟里。耐人寻味的是,从家门口到抛物地,这段距离共有6个垃圾桶,他没有向垃圾桶扔任何东西。扔掉了杨俪萍的私人物品后,朱晓东回家继续打起了游戏。

    2月1日,朱晓东投案自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