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44 (第1/4页)
书很有些不满,但也不好就太后尊号一事反驳新君,只得捏鼻子认了,私下与新君说,恐将来无可封者。 尊号这样好,将来谥号怎么办? 这要不是韦尚书曾做穆梵老师,就这话,穆梵便得跟他翻脸,就这样,穆梵也是板了脸道,“母后之功,朕明白,先帝也明白。” 韦尚书这才不说什么。 从此之后,大家既可称太后为谢太后,也可以称她为文烈太后。 这些事忙完了,穆梵正式接手国事,当下面对的就是谢柏致仕空出的工部尚书的缺,由谁接任呢? 穆梵去请教谢太后,谢太后并不干涉穆梵要选谁做工部尚书,她道,“六部之位,皆是朝中重臣方可担得,你看谁稳当就让谁来便可。但这个人选,一定要让诸人心服口服才行。” “母后,何谓心服口服?” 谢太后与他道,“当年你父皇初登基,苏相紧跟着便过逝了。内阁之中,有严尚书,秦尚书,唐尚书等人,当时,严尚书已是七十出头的人了,论资历,他最老。但他身体不大好。论与你父皇的君臣情分,则以秦唐二人占优。后来,你父皇思量再三,还是点严尚书为相,你知道为什么?” “父皇这是按资历来的吧?” “这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秦唐二人都是在你父皇于潜邸时就有交情了,满朝皆知他二人早便与你父皇亲近。而严尚书不同,严尚书在朝一直是中立的,在悼太子未废之前,严尚书并未表现出过对你父皇的偏向来。这里又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事,其实,但皇帝,首先要明白,满朝文武都是你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