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4 (第2/4页)
提及,不过兹事体大,如今也就郾城县的如此。” 大寨村(一) 妇人点头:“荀哥,前两日我远远地听人说你是个好官呢。” 这可真不容易。 郑荀在郾城县四年,大部分时候都民生哀悼,其实他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上任县令年纪大,半年几月不升堂的时候也有,哪里像他恪尽职守,田假、授衣假几乎没歇过,好歹如今做出了成绩。 熙和十四年三月底四月初,除了寒,天恰不冷不热。 郑荀却脱了官服,与庞六儿一起带着三个孩子并十来个仆从出了远门。 郑荀骑着马走在前头,六儿则带着崽子们坐马车。 元儿如今已近八岁,他长得很像六儿,只是年纪越长,性子越发像郑荀靠拢,在外人面前端得副少年老成的模样。 他坐在那边看书,顺手塞了口糕点给平哥儿,旁边有人在扯他的袖子,月姐儿掀起锦帘往官道上瞧去,又来问元儿:“哥,我们这是要回爹娘家乡么,我听爹讲你出生在那儿呢,也不知怎样。” 元儿跟月姐儿只差了一岁多,两人一同长大,幼时在一处习字、玩耍,情谊旁人比不上,连最小的平哥儿都要靠后。 “那时我还小呢,该不会差的。”元儿放低了音道,离开真定县的时候元儿才两个多月。 孩子们在那儿说着悄悄话。 庞六儿靠在垫子上打着盹儿,没想到竟要回去了,当年她离开时,可是满腔孤愤,执意要做个挂名寡妇养活元儿的。 谁曾想,八年过去,还是跟郑荀搅合在一块儿,连月姐儿和平哥儿都有了。 就是那大寨村,她恨透了的地儿,走前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