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2章 重启大明宝钞的设想 (第1/7页)
董应举对皇帝的吃惊似乎并不意外。 他胸有成竹地说道: “陛下,臣上次面圣后,听了圣上教诲,本来也认为确实可以大幅度增加田赋,以此增加朝廷掌握的粮食数量。但臣在拜访了税课提举司总提举茅止生之后,得知如今商税可能达到规模,臣就改变主意了。” 止生是茅元仪的字,董应举任职户部尚书后,去和掌管全国税课征收的机构负责人茅元仪会谈,也是分内应有之事。 朱由检道:“这是为何?” 董应举说道: “如今工商税课若是能如数征收,一年可达一亿两千万之多,臣以为如此巨额收入,已足够辽东征战和其他杂项支出之用。与其再征田赋,不如全免,反更利于国家。” 朱由检皱眉,心想国家收入多多益善,岂有嫌多的道理。更何况若是国家完全不掌握粮食,只靠用银子去买,不说中间差价会被商人赚去,也难保不出现在紧急情况时,用银子买不到足够粮食。 董应举抬头看见朱由检表情,似乎猜到皇帝在想什么。 说道:“陛下,不收田赋,也可让田主运粮。可效仿开中法,输粮于官仓,可由官府发给引票。引票上注明金钱数额,以此引票可至当地课税提举司。等课税提举司征得足够水银,再兑换相应份额银两。或者也可规定持有引票经商,可免除相应份额税款。如此田主输粮于官府,不是负担,而是获利,自然乐于为之。若是小户人家,缺乏劳力输运粮食,则也可自己卖于上门收购之粮商,再有商人集中输运给官府。” 朱由检沉吟不语。 董应举见朱由检犹豫,便加紧劝说道: “陛下,治国当宽严相济,若一味严苛,其势也难以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