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处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处置 (第3/6页)

式的差遣,只是先将你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但什么具体差事还没给你安排。

    赵南星拿此作文章,官员要升就升,不升就不动。你添注是什么意思?未行而先升,你这官升得明显有问题,是谁在吏部给你打得招呼?是不是某个内阁大学士?他是不是姓王,王羲之的王?

    这是袁黄入朝之前,入朝之后,他又卷入了南北军之间冲突。

    平壤之战后,因叙功的事吵作一团。袁黄出面批评李如松‘何为如此之事’,要辽军,南军,西军均功!

    此后袁黄出谋划策,以用间之名策反倭寇,但结果却得卖倭之名秘告朝廷。

    当时正值京察刚刚结束,是吏部与内阁斗争最激烈的时候,杨于庭、袁黄,虞淳熙三人同遭弹劾,虞淳熙员外郎,与吏部尚书孙鑨也是老乡。吏部只同意了袁黄一人的弹劾,其用意是当时朝鲜正在用兵,袁黄被罢无疑临阵换将,自乱阵脚,而且袁黄又是王锡爵的门生,所以吏部要用袁黄来作文章来全盘推翻弹劾。

    哪知道吏部狠,王锡爵更狠,他授意刑部给事中刘道隆上疏,认为吏部此举非体,要罢就要全罢,哪里只有罢免一人的道理。

    双方你来我往,最后王锡爵将孙鑨,赵南星、虞淳熙、杨于庭,袁黄等安了结党的帽子,一并罢职。

    从始至终,袁黄都如一个棋子般被人拿捏,王锡爵没有看在门生的面子上保他一次,吏部还拿他当作王锡爵要害攻击了半天。

    林延潮当即取出圣旨宣读了朝廷对袁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