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2 (第2/4页)
倾家荡产,但邵家却赢得了所有难民的感激,得到粮食的难民更是跪在邵家门口磕头感谢大呼善人,到田里干起活来更是格外努力。 有甚者,直接挨着邵家瓦房周边盖起了草房,准备在此生根。 这有一就有二,难民们争相效仿,最后的结果就是,以邵家为中心,整个后山脚下都是新盖好的草房,幸好邵家瓦房这片土地够偏僻,够空旷…… 如此,两个月后,邵家的田耕种完成了,后山脚下也形成另一个‘小溪村’。 “村长,这是我上后山抓的野鸡,炖汤可补了,正好给许安哥儿补身子……” 说话的是一位身形彪悍的大汉,叫罗彪,是难民中的一员,因为邵逸堂招工发粮的举动,他和他老娘才没饿死,因此种完田之后,他就常常到山上抓野物来邵家表示感谢。 其实不止罗彪,所有的难民都是如此,发自内心的感谢邵家的救命之恩。 这年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朝廷不救,是因为众人是赵国人,百姓不救,除去没能力的,那些有钱富户更是不愿意为了不相干的人白花银子。 而邵逸堂,竟然倾家荡产的来救大家,那魄力,那善心,可真正算的上是雪中送炭了! 因此,难民围着邵家盖了草屋之后,直接在小溪村和后山脚下的位置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除去‘邵家村’几个大字之外,还用小字将邵家救助众人的事迹记录了下来,以供今后的子孙瞻仰…… 而邵逸堂,也稀里糊涂的被众人默认为邵家村村长了。 “邵大哥,你看,上面有咱们的名字耶!” 许安跟着邵逸堂学认字许久了,这字儿虽然写不好,但是已经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