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 (第2/4页)
宗中更多的是当时警察的走访笔录,以及锁定的几个嫌疑人的供述。 “笔录还真多。”郝玫说。 耿子扬对这个案子如数家珍,“根据证据推断,这个案子应该是熟人作案,所以我们警方派出了大量警力,对案发周围以及附近的几个村子进行了排查。” “怎么就能断定是熟人作案?”郝玫问道。 “周自强是被钝器击打头部死亡。法证人员化验了留在他衣服上的血迹,是自上而下流淌的,加上伤口的位置,判断他是站着或者坐着,被人从后面袭击致死的。另外,周自强的身上并没有发现抵抗伤,也就是说,他并没想到凶手会忽然对他出手……” “原来如此。”郝玫点头。 痕迹物证,是不会说谎骗人的。 第24章 最美的时光(24) 耿子杨接着道:“现场被翻动得乱七八糟, 据受害者家人说, 抽屉里的1400块钱,以及几样贵重首饰不见了, 推断犯罪嫌疑人是为侵财而杀人……” “熟人作案,又是侵财, 犯罪嫌疑人应该不难抓到。”郝玫拧眉,盯着摊开放在桌上的卷宗。一般熟人作案, 只要排查受害人社会关系, 便能很快找到线索。不像流窜抢劫,因为犯罪嫌疑人和受害者彼此互不认识,查起来难度就大多了。 “话虽如此,但事情总有例外。”耿子扬斜倚在书架上,闲闲说:“当时进入警方视线的犯罪嫌疑人, 前前后后有二十几个,但最终,全都被排除掉了。这也是我觉得这个案子蹊跷的地方,周自强所有的熟人几乎排查了一遍,可直到最后,也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我们忽略了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